close

這是一篇很好的介紹石碇的分享文章,不僅是單車朋友,我覺得在北部的朋友,不管您是否來過石碇,這篇分享文都很值得看!石碇的朋友們也可以看看了解在都市人心中的石碇。

下次,當你再度光臨石碇,記得保留一點時間來探索這個大都會旁的傳統聚落,你一定能夠發現更多不一樣的石碇,更深入地體驗這座山城。

石碇的發展軌跡與台北市有點類似,都是從西區開始發源,再慢慢的擴展到東區。只是石碇小多了,這裡以萬壽橋為界,分為東街與西街,西街昔稱「中埔」,早期染布業發達,西街上有許多染坊,藍染的影像還存在於許多石碇老人的回憶中,石碇淡蘭藝文館中也不時地有藍染的相關展出。後來茶葉變成了這一帶的經濟作物,石碇成為集散地,集順廟與石碇國小前的廣場是交易中心,頂盛時期,石碇甚至成為全島數大茶市之一。這是西街發展最高峰,石碇國小前常常擠得水洩不通,遲到的學生很可能進不了校門。茶葉沒落後轉為發展礦業,至今還可在石碇國小旁找到台車軌道等煤礦開發的遺跡。

對許多北部的車友而言,石碇可能算是老梗了,因為太常到訪,進入石碇後常常有固定的路線及造訪地點。就如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性,太容易得到的事物,往往就忽略了它的獨特性。唯有擺脫慣性,跳出平常檢視的角度,以一種新鮮又廣大的視野來欣賞它,就會發現它在這世上的許多唯一。

石碇東街舊稱「內月仔」,西街因為茶葉發展到鼎盛時土地已經不夠用,開始有人移居東街。但東街的腹地更小,所以靠溪側這邊的房舍都利用高高的柱子將建築體支撐在溪床上,以便取得更多的空間,這就是石碇最獨特的「吊腳樓」街屋。東街後來發展成日用百貨市集,甚至有「小迪化街」之稱,商家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在街道上方也蓋起了建物,讓東街變成了「不見天街」。你可能會覺得「不見天」並不是什麼特色,現在哪一座大型商場「見天」啊,別急,只要比較一下同時期的老街,應該就可以發現東街這「不見天」在當時的獨特性了。


接下來要拜訪幾個石碇獨特的景點,如果你是台北市或新北市的車友,可以看一下哪幾個是你還未發現的,請恕我不精確的描述地點,讓你保有發現的樂趣。外地的車友可以參考軌跡圖,按圖索驥。

大石劇場,巨石與溪水的奏鳴曲,最能表現石碇天然特色的劇場,隨著四季的流轉及天氣的變化舞出不同的戲碼,千萬年來演出從不間斷,就等著伯樂的加入,共奏一曲永恆的樂章。


遠光打鐵店,開業已經一百多年,見證了石碇的發展,店內打造的工具也反映著石碇經濟脈動的變遷。目前的經營者是第三代,打鐵經驗超過三十五年,應該是台灣碩果僅存的幾位打鐵師傅了。在我騎過的北部路線中,就只有石碇與雙溪各一家打鐵店了。就因為這麼稀有,有許多名人參訪,也有許多媒體採訪,店門邊貼了許多剪報。


百年石頭屋 ,一棟近百年歷史的老屋,屋內的許多空間都是原來的主人從整塊的岩層中慢慢地鑿出來的。令人驚訝的是,石頭屋中不只有尋常人家的起居空間,竟然還有一個防空洞,由此大略可以猜出石頭屋開鑿的年代。記得要循著巨石上硬鑿出的石階走上二樓,上面可是別有洞天喔。迎接訪客的是一道樹根交錯盤繞的石門,這真是大自然與建造者的共同傑作,走進石門,哇!在岩層間竟然還能開闢出一個空中花園,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讓人不得不佩服主人的用心與毅力!


昭和太子樹,石碇國小內有幾棵樹形幽雅的老榕樹,樹幹表面及分枝處長滿了不同種類的蕨類植物,當地居名稱這幾棵老樹為「昭和太子樹」,是1923年時,為歡迎昭和太子來台所種植的。另外,烏塗溪步道上還有一棵板根比人還高的大板根樹,是步道著名的地標。


舊台車軌道,烏塗溪上高聳的紅磚橋墩與運煤台車已經是石碇的一個重要地標,橋墩與台車軌道都是重修過的,想看看原始的台車軌道嗎?應該不難找的!


私房魚池,位於石碇這一段的淡蘭古道旁,溪谷形成的天然魚池,親子旅行總要安排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帶一點魚飼料或白土司來,足夠孩子樂上一陣子,但不要餵太多喔!魚兒不會餓死,只會漲死。魚池旁綠樹成蔭,即使盛夏也很涼爽,是個中途休息的好地方。(感謝Aladdin告訴我這個私房景點)


接下來要離開大家所熟悉的石碇市街,騎一條私房路線,拜訪幾個大家較少談到卻又很獨特的私房景點。

七分尾道路,遠望還有點像舊金山的九曲花徑(Lambard Street),只是規模相對大很多,更重要的是,七分尾道路的坡度陡多了。舊金山的九曲花徑走來輕鬆(其實我是開車走過的 : >),但七分尾道路騎上去可是會要人命的。除非你是挑戰級的車友,否則請不要跟自己過不去(我知道,越是這樣寫,越多車友想要嘗試,這就是我的目的啊!哈!)


飛越彭山隧道,曾經開車經過北宜高速公路的車友應該對彭山隧道不陌生吧,交通繁忙時刻常常會塞在彭山隧道內,鬱卒嗎?來一趟飛越彭山隧道如何,從彭山里有產業道路通往華梵大學,正好經過彭山隧道上方,兩旁山谷綿延不盡的茶園,合奏著如詩如畫的田園交響曲,在茶香中慢騎,細細地品味山中無甲子的歲月與跨越彭山隧道的快感。


華梵杉木林,華梵大學中最美的一段植樹,因位處後門外較偏僻處,一般學生與遊客很少到訪。感謝雲海兄告訴我這個私房景點及下面的捷徑。


地圖上缺少的一段虛線,華梵連結南勢坑路的一段捷徑,只需小小offroad一下,就無需翻山越嶺的走西勢坑路,接上南勢坑路後,就可經玉桂嶺到籐寮坑接106縣道。


玉桂嶺大峭壁,據說這是北台灣最大的沙岩石壁。當你站在這裡,一定會問那石壁上的坑坑洞洞是如何形成的?這可是立面的壺穴地形,應該是地質學的一大奇蹟!原來這一大片石壁應該是在河床上,因河水侵蝕形成大小不等的壺穴,後來整片河床因為板塊運動的作用被撕裂推升,才會形成這稀有的立面壺穴地形。


建議以106縣道及106乙縣道分岔口的雙溪橋為起點,繞經石碇、彭山、華梵大學、玉桂嶺、籐寮坑,再回到雙溪橋完成環線,總里程為27.5公里,總爬升約600公尺。假日時,後段可以利用雙十道路,以避開106縣道的車潮。

http://5i01.com/topicdetail.php?f=320&t=2109013&p=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麵線 的頭像
    麵線

    許家手工麵線的部落格

    麵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