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到一年一度的美人茶節~
許家麵線負責將石碇特有的美人茶加入傳統手工麵線
作成只有石碇才有的美人茶手工麵線
今天麵線特地花點時間,拍下一些製作過程
今年所採用的美人茶粉是較粗顆粒的
在製作的過程就充滿美人茶獨特的味道
一條條的麵線上都可以看到美人茶的葉子
今天還來不及煮來試吃,打算明天先煮些來吃看看~
將美人茶與麵粉,鹽水充份的伴均勻,大約需要15分的時間
總是會有人問手工麵線可不可以少點鹽~
不管問幾次答案都是一樣的!不行
為什麼呢?當您看完或體驗了整個手工麵線的製作流程就會了解
伴好的麵團再把他壓成大麵餅後在表面上一層薄薄的植物油,再將麵團割開!
接下來就將麵團搓拉成粗麵條,粗細要均勻,否則麵線就容易斷!
等待個十分鍾左右的醒麵時間
麵條經過簡單的機器,變的更均勻更細一些
接下來的兩道程序都是要經過這簡單的機器,讓麵條更均勻更細
這是幾千年來手工麵線面臨機械化的改良
但他不但讓手工麵線的品質更穩定,也更容易學
也完全不影響到手工麵線的口感~
因為這簡單的機器替代的步驟只是讓麵條在一次次的醒麵過程中慢慢的變細,
完全不會改變麵本身的樣式,同樣的一條麵經過7小時以上的搓拉與醒麵
就是手工麵線展現出自然Q彈的主要因素!
這是經過機器的第一道程序
接下來就是第二道程序,您是否發現麵條變細一些些了呢!
手工麵線在製作過程中都需要灑上太白粉,才不會粘在一起
這就是手工麵線煮起來的湯都會比較濃稠
在經過機器的第三道程序時,我們會在麵條中間灑上米糠加上太白粉
主要也是不讓麵線粘在一起,通常在之後甩麵時米糠都會甩掉!
這個步驟是將麵條排開,以八子型均勻梱在兩根白鐵管上面
梱好的麵放一排等待醒麵,大約要30分
通常綠茶麵線與美人茶麵線都要較長甚至兩倍的醒麵時間,
醒好的麵條,由兩個人用力的拉開,至於拉的長度則是要依經驗判斷
天氣溫度與濕度的變化都是要考量在內的因素
剛開始拉開的麵並沒有很長,大約放上一個小時的醒麵時間
麵條就會多一倍長左右,這樣就可以進行下一階段,甩麵
今天的天氣好讚,我們將美人茶麵線都甩到室外曬
今天麵線曬了3個小時才完成,等麵線都收成,折好後,再將粘在鐵館上的部份拔除
這麵頭通常是可以泡軟再使用,但美人茶節一年就這麼一次,過陣子麵頭就不能用了~
這是今天9個小時左右才完成的美人茶手工麵線
傳統的手工麵線因為都是由麵團成型後就是一條麵條慢慢的醒麵
慢慢的搓拉變的較細,最後還要甩的很長很長,所以它的鹽份比例是很重要的
鹽的比例不止是在於保存更重要的是它能讓麵團更有韌性,在甩很長後還能在太陽下曬乾
若是比例不對,在甩的過程就會斷,掛在太陽下還是續斷,全部都斷光的機率還很大呢
傳統手工麵線這麼長,由此可見為什麼麵線具有麵線代表長生、去霉、幸運的象徵
麵線是台灣人生活中非常常見的食物,除了生日煮的壽麵、豬腳麵線之外,加上配合各地名產或補身專用的茶油麵線、麻油線麵、乾拌麵線、羊油麵線,或各種湯料理搭配的湯麵線在夏天還能作成Q彈的涼麵等,都是麵線常見的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