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29 Sun 2013 19:31
冬天的落羽松-石碇永安2013
- Dec 26 Thu 2013 22:19
12月15日石碇的一日遊行程第一站-麵線體驗
- Dec 25 Wed 2013 21:32
石碇蛇舌子工作坊/石碇老街紅豆湯/
- Dec 22 Sun 2013 20:24
12月8日 單車約騎-與幼稚園的家長聚會/這是改變許家麵線的重要一天
- Dec 20 Fri 2013 08:32
石碇許家麵線,對遊客將米糠粉誤以為是發霉麵粉事件的後續處理
對遊客將米糠粉誤以為是發霉麵粉事件的後續處理
原本鞋都有分室內跟室外的,新聞要這麼報也沒辦法,為避免再有誤會,已規定師傅們在工廠內只能穿工作鞋,米糠部份已注明是米糠不會再讓人誤以為是發霉的麵粉,且已將米糠架高,
當傳統手工麵線走出小工廠,想要發展延續下去,對於傳統製程雖已改良不少,但還有部份還作的不夠,之後相信我們會作的更好.
在過去的製作過程的確是有撿討的地方,但先前在製作時,都有刻意避開,然後將易與腳接觸的米糠淘太,室外鞋是不準穿進工作空間,但嚴格來說,以現代的食品衛生標準,我們作的努力還是不夠, 台灣的手工麵線一直從在2,30年前農業時代的興盛,漸漸式微,沒多少人認同或在意它的存在,反之大官們較喜歡產質大的機器麵線,以手工包裝,就是政府認證的目前代表台灣的手工麵線,對我來說,那機器壓出來的麵,難入口,根本製作過程只有快速,省人力省成本之外,完全沒有傳統手工麵線的半點精神,這樣的麵怎會好吃, 從學徒3年到創業18年,的手工麵線人生,我努力的要發揚它,努力的行銷手工麵線,直到這現在,才發現實在差太多了,只能說我的努力還不夠,但我還有工廠的工作伴伴們都還年輕,我們會讓傳統的手工麵線,與現代接軌
- Dec 18 Wed 2013 21:56
讓人倒胃口的某手工麵線?傳統手工的堅持您可看到
傳統手工麵線的本地麵線作法,在製作過程中會使用米糠加太白粉,在繞麵還有拉麵後粘在麵條中,在甩麵與乾燥過程就會掉,決非粘上發霉麵粉,
許家麵線從傳統家庭式工廠,轉型開放觀光體驗,最近也將門窗換成透明,讓遊客更易參觀,從拌麵團開始到整個包裝,都在透明下進行,所謂的正式觀光工廠也只是開放一小部份製程讓遊客參觀.
- Dec 17 Tue 2013 22:11
宜蘭-窯烤山寨村/宜蘭旅遊分享
- Dec 15 Sun 2013 20:28
樹林社大 攝影班-手工麵線拍攝
- Dec 14 Sat 2013 21:31
11月29~30 手工麵線體驗相片分享
- Dec 10 Tue 2013 21:04
沙崙國小補校「石碇快樂行」校外教學-傳統手工麵線體驗 11/24 圖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