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一:粉心麵粉混合高筋麵粉還有一定比例的鹽水,再加入前一天的麵線頭拌勻。
步驟二:師傅下身套上麵粉袋後,使力踩出大麵團中的空氣。再蓋上大木板,循圓周均勻踩踏,反覆壓揉成大麵餅。
步驟三:表層抺上一層植物油,用小刀切割成螺旋狀,再搓拉成均勻如手臂般的粗麵條。
步驟四:放入簡單的滾麵機,搓、揉的作用,使粗麵條更均勻,來回三次程序後成為如手指般的麵條,灑上太白粉和米糠,
避免沾黏。
步驟五:將變細的麵條以八字型均勻梱繞在兩根白鐵管上,醒上至少半小時,就可以第一次拉開麵條。
步驟六:拉長後再醒至少一小時,甩成更長更細的麵線,兩人合力拉甩配合的力量判斷彈性韌度。
步驟七:經日曬或室內烘乾,乾燥程度全憑師傅經驗拿捏。
傳統手工麵線在製作很耗時費工,產量有限的成本劣勢下,很難與機械化大量生產的機器麵線競爭,加上科技的發達機器麵線也能作到超Q久煮不爛,在成本與Q度上對外行人來說相對失色不少。
但傳統手工麵線因為每一條麵都需經過7~10個小時不斷來回搓,揉,拉,甩的流程,由於製作過程的繁複耗時費工,因此造就了手工麵線獨特的口感與自然的Q度,對吃麵的行家來說,應該是值得品嚐與回憶的美味!!
============================
手工麵線的由來
手工麵線起源於大陸在東漢時代就有麵線的記載,當時的麵大都像我們吃的<烏龍麵>那麼粗大,然而其中的轉捩點就是<油>的添加,因為在麵團之中加入了食用油,讓麵團的<熟成度>更強,所製造的麵才能拉的更細更長,而成為了現在的麵線。
故麵線從古至今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
它約於清朝時傳到台灣有漳州泉州 福州
三派皆屬大陸南方派
其中漳州和泉州是屬同一種做法
又在大陸北方又有另一派稱為掛麵
則日本是偏向於此一派系做法
此派系製作過程有點偏向福州系統
但這門派系沒有承襲到福州麵線拉麵線的技藝
----------------------------------------------------------------------------------------------------------------------
又因為漳泉兩派先到台灣落地生根所以在台灣大家稱它為<本地麵線>
而福州先民因為較晚來台開墾
所以他們移民帶來台灣的福州麵線就被先來台灣的漳泉先民稱為<福州麵線>
如果我們研讀台灣先民移民歷史
就會發現漳泉兩派麵線是散佈全台灣西部
<以彰化-如鹿港和福興 台北-如木柵和萬華居多>
而福州麵線是分佈在嘉義以南居多
<如台南麻豆和學甲 嘉義布袋等>
所以在台灣的手工麵線是分<福州麵線>與<本地麵線>
簡稱<福州仔>與<本地仔>。
手工麵線怎麼煮才不會太鹹<傳統手工麵線如何煮,好料理,好食材,好手藝>
http://sdnoodle.pixnet.net/blog/post/17688097
關於石碇手工麵線
http://sdnoodle.pixnet.net/blog/post/27312646
石碇許家手工麵線的產品&/a>http://sdnoodle.pixnet.net/blog/post/29560432
留言列表